职业化教师依照心态、行为、手法职业化的标准,成为了学校、专业系统中的骨干教师。更可贵的是全体教师在职业化讲师职业化成长的示范、带动下,参加微课慕课培训,全员动手制作微课,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水平;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全面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走访、调研区域内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对老旧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并通过与业界相关企业深度对接,共同探索适合中职生心智模式和认知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相关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关课程标准、考核办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3.追求职业化
自从上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概念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肯定、赞同并广为流传以来,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就成为各国教师成长的理论基石之一。学校不断探索学生职业化成长规律,总结职业素养教学经验,深化职业化培养体系内涵建设;不断探索教师职业化培养机制,实现教学相长。不断实现职业化传播交流实现跨地区、跨层级传播,职业化校内外传播往纵深方向推进,实现职业化培养体系“多线并进,师生齐飞”的总体目标。不断探索与社会、企业在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迫切度、切入点,企业把需求细化渗入职校教育环节,职业学校围绕企业深层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之间深度融合,通过共同研发项目的形式联手进行人才培养,向现代职教的内涵建设目标推进。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东莞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2ZQJK001)的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