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培养“小教师”,提高技能教学的效率
从学生的心理情况来了解,有部分内向学生、动手较差的学生通常不敢向老师多问。这仅仅靠平时老师多注意、关注他们是不够的,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说,服装缝制工艺课中的技能训练,教师很难对学生逐个指导,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先辅导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到了实际操作训练时把这些“小教师”分散安排在适合的工位上,这些“小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操作来指导旁边的同学,给他们作示范、纠正和指导。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显示,这是一个很好、很有效的教学形式,既能够解决教学中教师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不够分配的问题——通过这些“小教师”带动其他学生及时掌握技能,提高技能课的教学效率,同时也给了这些“小教师”锻炼、提高的机会——既能够提高这些学生本身的服装缝纫技能,也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等综合素养得到了锻炼,今后能适应担任企业的管理等工作。对于在初中阶段缺少鼓励和赞赏的职高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一方法也形成了很大的鼓舞、推动效果,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课外技能训练形式多样
服装缝制工艺课教学和学习有其特殊性,而且由于受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时间所限制,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熟练地掌握各种缝纫操作技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同时专业技能需要通过学生自觉的、有意识的练习来巩固,为此可以利用兴趣小组、选修课、专业技能比赛等等课外技能训练形式进行技能训练,以弥补课堂训练中的不足。例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工艺兴趣小组,使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方位的训练,能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并创造机会年级开展各种兴趣小组的竞赛活动(如踩鞋垫、零部件等比赛)等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技能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提高和巩固,专业思想逐步确立。
责任编辑 潘孟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