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评价学生作文多采用发展性评语。发展性评语将学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写作能力有机地链接起来,使学生写作处于兴奋、积极、向上的心理生态链中。有了“发展”的提示,他们写作的追求总会锁定“下一个”。例如,班里有位学生,作文的语句特别优美清新,特别能打动人心。一次作文,她描写山坡上的绿茵,作文中写到:“清新、清爽、清凉,仰面躺在绿茵上,看着柳枝起舞弄影,看着白云恣意徜徉,我的心也随着冷冷的风轻轻飞舞……”这就是小作者的真切体验,语言极富诗意。我送给她一句简短而温馨的评语:“你的文字仿佛长了翅膀,一下子就飞进读者的心田了。真好!”又如另一位学生,一开始作文能力很差。我加强了对他的个别辅导,在他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下,作文渐有起色。一次作文后,我给他的评语是:“祝贺你,作文的大门已经向你打开了,走进去,就是成功!”从那以后,他写作文总是很投入,语句通顺了,内容具体了,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分层设定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对一些写作水平高、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性的评价方式,即给他们打上具体的分数,创造机会让他们互相交流,鼓励他们运用比较方式自己寻找几分之差的原因,以此告诉他们努力方向,促进他们相互竞争,为自己“更上一层楼”继续拼搏。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既不批很难看的低分,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当他们作文有了进步时,给一个高分,以此表扬鼓励。对于那些写作确实困难的学生,则采用只写评语不计分的评价方法,挖掘文中点滴成绩,加以勉励,并征得本人同意在老师的帮助下重写一遍。之后,根据结果给一个较为漂亮的分数,激励他们努力写好每一次作文。事实证明,灵活的评价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满足了学生追求好分数的欲望而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这样的评价,不仅对好学生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通过优化作文的评价方式,我的学生在激励中树立起了写作的信心,学生在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中学会了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写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责任编辑 黄日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