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 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 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
从考纲中可以看出,考点大多数分布在等级C、D,虽然作文属E级,但是作文本身也还有分等级的,有具体的评分细则。
另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高考年报对每个题的解析,务必做到对高考有个很理性的认识。
四、科学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做任何事都要有周详的计划,合理安排好时间,才可能取得效果的,高考各科的复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文化备考只有不到100天,广一模(每年大概在3月中上旬)之后大概有十一周。详细的计划,才能做到针对性复习,有的放矢。语文的复习计划可以分两个阶段:预热阶段,主要指广一模前时间;冲刺阶段,广一模至高考。
预热阶段,主要复习的内容为:以考试题型为线索,梳理考纲考点,明了语文试卷结构,做到心里有数,不至于慌乱。梳理完之后,通过近年高考题评析,结合辅导材料,让考生大概搭建起答题的一些框架。
冲刺阶段,具体计划见表1。
补充说明:
1. 字音、词语、熟语穿插在周测当中,周测必须及时评讲。
2. 默写课后布置,每节课前五分钟检查。
3. 作文利用周六的课时完成,大致每周一篇。
从“五一”后开始,也就是一轮复习完成的前一周,必须着手套题训练。到高考前,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练为主,而且主要练套题,讲练结合。个别知识点,仍然以周测的形式检漏补缺。
五、科学安排答题时间,培养规范答题习惯
考场上答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大局。合理地安排好答题时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哪些题该花多少时间,要了如指掌,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某道题花了大量时间而不自觉的情况。(见表2)
责任编辑 邱 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