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学生对所教的课感兴趣,课堂的导入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呢?
一、复习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在备课时,我努力去挖掘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注意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教师可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导入下一节新课的教学;或者结合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从旧知识自然地衔接、过渡到新知识的导入,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旧知识,而且把新知识简单化,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可谓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 4 Section A “What would you do?”的设计,考虑到本节课的重点语法内容是虚拟语气,如果教师直接讲新内容,既单调、枯燥,学生也不易理解,因此我就利用学生在八年级学习过的条件状语从句来导入新课。我先说:If I am free tomorrow, I will go shopping. 然后问学生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free tomorrow?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并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这时候我就会呈现有关的句子。然后再利用这些句子导入新课虚拟条件句的学习: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y. 随后让学生注意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并抛出一系列问题:虚拟条件句的结构是怎样构成的?什么是虚拟语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地走进了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图片导入法
图片色彩丰富,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使人一目了然。在上课初始之伊,教师用合适的图片导入新课,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可以立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增添生动活泼的气氛。而且还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Section A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一课时,我就是采用图片导入的形式。因为这一课有许多动物的词汇,所以我就向学生出示一张动物园的彩图和与本课有关的动物彩色图片,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图片一展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通过图片,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有关动物的英文单词。然后,我和学生进行这样的问答练习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zoo? What kind of animal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由此自然过渡到新课“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教学中,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歌曲导入法
工作在第一线的英语教师都有着这样的一个同感,那就是上语法课是最枯燥、最无味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而且语法课有一定的难度,这就更加深了学生的厌恶感。如果一开始上课,老师就一味地给学生讲授语法知识点,那样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进而失去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我们上课前,能给学生播放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那效果就会不一样。优美的音乐能愉悦学生的情绪,能活跃和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轻松欢快的节奏,会饶有兴趣地参加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我在进行定语从句复习课教学的时候,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含有定语从句句子的动画歌曲“Lemon Tree”。动感的Flash很符合学生的口味,其轻松活泼的旋律、生动有趣的画面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接着我让学生分析歌曲最后一句的语法现象: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the blue blue sky and all that I can see. 由此就很自然、轻松地导入到本节课的语法话题的复习,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 情景导入法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