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文船小学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规范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在传承历史文化,整合利用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根植于“航海文化”的办学思想体系和“远航教育”课程。
一、“远航教育”特色课程的文化因素
1. 地域元素
文船小学位于黄埔港附近,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沿海和远洋交通运输枢纽,黄埔港在进出口贸易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早在隋唐时期,黄埔港湾(黄埔古港)就已经是船舶进出广州的外港停泊地;孙中山先生也在所著的《建国方略》里提出要在黄埔港建南方大港计划;新中国成立后,黄埔港经过港区修复、航道疏浚,于1950年10月重新开港,随后规模不断扩大、设施不断完善。从中可见邻近黄埔港的文船小学与航海文化有着天然的关联,文船小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携带了“航海”的基因,这种基因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积淀,滋养着文船小学特色课程。
2. 办学传统
文船小学是一所由企业办学转为政府办学的转制学校。始建于1955年的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享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文冲船厂的企业精神与航海密切相关,而由文冲船厂于1961年开办的文船小学亦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在生源方面,2007年转制前,学校的主要生源为船厂子弟,转制之后,生源上虽略有变化,但历史固有的传承关系依然很好保留下来,构成了文船小学“航海文化”特有的文化因素。
3. 资源优势
在资源上,文船小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优势。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广州航海学院,与学校同在一个小区,相距不足200米,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为文船小学“航海文化”的形成提供给了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利用这种不可多得的资源,与广州航海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航海学院参观学习,与此同时,航海学院也极力支持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航海文化”的纽带促进了双方良好的互动,实现了资源共享。
4. 校名基因
“校如其名”,学校的名字沉淀着学校的文化。我校的名字“文船”非常直接地呈现了学校与航行、航海的密切关系。“远航教育”寓意了文船人具备心怀理想,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特质,也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追求。在“远航教育”的引领下,通过系统科学的“远航教育”特色课程,文船小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兼具快乐、健康、包容以及创新精神于一体的文船学子。
二、“远航教育”特色课程的内涵
文船小学“远航教育”特色课程包含了“知识”“健康”“规则”和“实践”四大模块。
1. 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每一个在大海中航行的人都必须具备兼容并蓄的宽容、丰富的航海知识、健康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主动求变的创新精神,只有同时具备以上素质才能在一望无际且随时都充满风浪与挑战的大海中掌握主动权并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我校将特色课程“远航教育”的课程理念定为“奠基人生,引领远航”:旨在通过特色课程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必不可少的文化知识、良好的德行、健康的身心以及特色课程下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期望通过特色课程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引领航向并扬帆远航的人才,以实现“博学多才、身心健康、仁爱宽容、勇于创新”的课程目标。
2. 课程的系列与内容
在“博学多才、身心健康、仁爱宽容、勇于创新”这一课程目标下,我校将“远航教育”解构成“知识”“健康”“规则”和“实践”四大系列:知识系列主要包括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以建设书香校园为目标的系列主题活动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健康系列主要包括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则系列主要包括徳育主题活动、安全教育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