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描述
(一)描述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中,我任教的四(3)班一名学生的语文作文没写一个字,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作文,他说他不会写。在评改期末综合练习试卷时,我又听到评改五六年级试卷的语文老师抱怨部分学生写作水平低,作文言之无物,表达混乱,重点部分写得不具体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一到习作课,不少学生就表现出忧虑、厌烦情绪,甚至有学生公开说讨厌写作文。
(二)结合实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学生这么讨厌写作文?部分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什么还如此之低?究其原因大体有二:其一,缺少素材,他们不知写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平时不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或者不会如何观察,那么心中就无材料,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头痛,当然就会讨厌写作。其二,缺少方法,他们不知如何写。即使心中有话,或亲身经历的事,有些学生也无法有条有理、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本课题运用案例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会其语言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问题界定
(一)梳理有关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1. 案例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很多,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正式提出“案例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主要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如下: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刘艳杰在《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探析》中将小学语文案例教学分为兴趣主导模式、情景主导模式、文本主导模式三类,并分析每种模式设置的原则和方法,以此来推动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创新。山东省的林江彩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积累实践性知识、提升小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小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具体应用策略是明确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对案例的研读评析、对案例进行创新改革。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中文副教授石月兰在《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之案例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中就如何进行案例教学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一、扣准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案例,案例具有专业性,案例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案例具有可塑性,案例具有示范性。二、创设探究情境,研读评议案例,给学生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足够的汇报交流、相互评议的机会。三、着眼能力培养,改革创新案例,完善案例以很好地发挥案例引路作用,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有缺陷的案例,启发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再创造。四、引导探索实践,拓展延伸案例。广州市海珠区石溪劬劳小学的罗小平也对案例教学进行了研究,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一文提出案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方法及作用:精心选择案例,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创设案例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案例充实文本,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 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研究是很多的,大多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福建省福州市的陈燕平在《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中提出“在小学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