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由于生源不理想,加之学生英语基础差,不少学生上课听不懂,慢慢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甚至完全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成为英语学困生。实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那么如何转变学困生、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笔者多年的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践,对如何转变学困生、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下面着重从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
一、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笔者对本校学困生面较大的电子专业科进行了调查,发现造成学生英语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从教师方面分析,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和教学方法不当。通过平时的听课、交谈、了解情况,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单一,授课方式多以知识灌注为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对学生的关注、提问和检查也不够,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自制力差,对老师授课的内容常常听不进去,不是思想开小差,就是昏昏欲睡,长此下来,这部分本来学习起点就很低的学生成了学困生。而对于学困生,有的老师缺乏足够的耐心,或冷落或厌弃,时间长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渐失信心,英语成绩也就越来越差。
从学生方面分析,有三种类型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第一种,智力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这些学生课堂上如果没有得到老师很好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他们就会掉队。第二种,智力并不差,个性好动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容易走神。由于听课不专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成为学困生。第三种,个性孤僻,沉闷内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胆小怕事,不太合群,上课不敢发言,与同学之间亦缺乏交流,有困难既不敢找老师也不愿问同学,这样日积月累,遗漏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业包袱越来越重,学困生也就由此产生。
从家长方面分析,有的学困生,由于父母娇生惯养,造成孩子怕辛苦怕累怕困难,不愿意动脑筋学习;有的家长缺乏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极差;有的父母自身染有不良行为,诸如沉湎于搓麻将、赌博等,对孩子疏于管教、放任自流,由此造成了孩子懒散任性、不求上进的性格品质。
二、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他们都有共同的心理特点:
1. 思维方面。能够引起他们注意的东西,往往都是形象的,浅表的事物,特别是那些诉诸感官刺激的东西,诸如血影刀光的武侠小说,舞拳弄棒的功夫片,节奏强烈的通俗音乐和紧张刺激的电脑游戏等,他们的注意力既粗糙,又分散,对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差,不喜欢也不善于抽象思维,更不喜欢深入思考和研究,凡事浅尝则止。
2. 记忆方面。按正常的心理发展,学生到了中职学校学习阶段(高中年龄段),有意识和理解记忆应该相当发达了,但对于学困生则不然。根据脑科学研究发现,他们的知识是呈碎片状分散在脑子里,没有结构,没有系统,靠的是无意识记忆,而不是有意识记忆,是机械记忆,而不是理解记忆。
3. 意志方面。意志力差是学困生最突出的特点,他们的行为动因往往来自外部,而不是内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多地处于随波逐流的自发状态,而非有控有指导的自觉状态。
三、转变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由于学生可变性大,其可塑性亦强,在富有爱心和责任心且治学严谨的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学困生也可以和普通学生一样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转化成为一个学业合格的中职生。
1. 创设归因,树立信心。所谓归因,就是对原因的知觉或者推论,归因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的主要来源。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不论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其以后的行为,因此,它对信心教育具有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