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实施,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每个政治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日益增长的知识体系,它要求政治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观念、传统的模式、习惯性的思维,形成能适应新课程的新观念、新模式、新思维,最终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在探索多种教育方式中,体验式教学在“文化快餐”泛滥的今天,对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知识是必要的探索。
一、有效体验的基础是有效的准备——情景设计
“体验”,通常的理解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脑筋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就是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促进学生形成品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物”可体验。因此,必要的充分的准备是开展活动的前提。
情景设计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设计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于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技巧的高峰……”教师关心学生的思维状况,必然就要根据其具体的、复杂的情况来实施教学计划,并根据实践的需要,去建构体现教学方法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善于剖析学生身上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积极参与。
二是要紧扣教材内容。要在深入备课和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紧扣教学目标,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果脱离了教材,体验就没方向和目的了。
三是结合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高中教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将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结合起来,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经验。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社会情景引入生活,就业问题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高中学生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情景设计时,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大量有关于就业方面的信息,设置悬念,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二、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是开展有效的活动
体验就是通过活动亲身实践,从实践中感悟知识,从而达到实践出真知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活动的开展,是学生有效体验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1. 激趣引思,自主探究
教师的课堂导入要创置情景激趣设疑,引人入胜,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学生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建立和完善自身认识结构的过程,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分析、类比、综合等探究活动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主体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引入学生关注的话题。在《经济生活》中,我们设疑:在当前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普遍受到重创,大量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如何就业呢,这是学生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他们现在极为关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疑:
(1)我需要一份什么工作?
(2)我能做什么工作?
(3)我喜欢做什么工作?
(4)当工作与专业不一致时,我该怎么办?
(5)如果我找不到工作,我该怎么办?
……
问题的提出就是给学生设置思维悬念,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 以人为本,转变师生角色
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与学生都比过去更积极,更主动。教师由过去的知识权威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实际状况上、根据实际状况和教学主题设计活动方案上,针对学生的发言、表现灵活调控的能力进行引导,这时,学生会一改过去被动接受的状况,直接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从事先的调查、搜集资料,以及课堂发言,互助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模拟劳动市场上的招聘者和应聘者,让学生提前进入招聘角色,从角色中体验劳动者就业的艰辛和苦楚,也体验作为一个企业怎样招聘人才,从而加深有关于新时代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