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但近来,在参与县里的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时,笔者发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误区,它有悖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误区一:教学中疏忽了数学知识点的延伸拓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更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解析问题或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就要注重数学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
听了人教版七年级“《4.2直线、射线、线段》之两点间的距离”一课,初步感觉课堂教学很成功。授课老师能按照备课的思路,进行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等探究活动,认识了“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