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一直是压在语文老师肩上的一块石头,为了评改学生的作文,老师煞费苦心,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见得有多好。学生对老师改得密密麻麻的作文不屑一顾,只是注意成绩,浏览总评语,很少有学生会进行反思和修改。究其原因,是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做老师的,最好是学生的顾问,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再顾而课之。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修改作文是学生习作的延伸,从长远的观点考虑,指导学生掌握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今后自立与谋生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
一、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可以讲述一些有关修改文章的故事。比如王安石所做《泊船瓜洲》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词句凝练,尤其是“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可王安石开始并不是用“绿”,他曾用过“到”、“吹”、“来”……经过一次次修改,才得出这个形象又生动的“绿”字。还有贾岛对“僧敲月下门”一句也是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才得来“敲”字。让学生对比欣赏老师的文章,一段原稿,一段修改过的文章,让学生品析、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白“玉不琢不成器”、“文成于改”的道理。告诉学生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