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保证在没有惩罚下义务教育地顺利进行
1. 选拔并培养好班主任
选好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必须是身体健康,家庭工作量相对轻松,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心理素质过硬,勤劳务实,能灵活地处理学生问题的。着重对班主任的培养。举办班主任学习班,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适时召开班主任研讨会,对当前棘手的学生问题进行探讨,广开言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学校要积极为实施教育者提供必要的便利。
2. 学校要保证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施行教育
在可行的情况下减轻班主任的授课工作量。国家早有政策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可仍有不少学校不执行落实。其次,要知道班主任工作的时间有很强的弹性,不要把班主任束缚在形式的集体办公里(有很多学校强制教师集中办公,说是保证教师工作时间)。可是否知道,教师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热情和态度。要是集中在一起总是谈天说地,看看报纸,扯扯家常,再多的时间也起不了作用。况且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不管是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的思想教育,还是向问题学生的家长汇报表现情况,他们都不愿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因为人人都有自尊,都不希望自己以至亲人的缺点错误张扬。若能设置班主任工作室更好。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这样就需要家访或走访社会。这在集体的办公室里是做不了的。另外,学校要取消大班额的班级,学生过多,班主任难以管教得透,若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不够,可设置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工作。
3. 要客观科学地评价班主任的工作
客观科学地评估班主任工作,可以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班主任工作的科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评估指标的合理性。设计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要做到既重视班级教育效果,又重视班级管理过程,整个指标体系还要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坚持评估内容的全面性。 班主任工作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即看所任班级的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二是评价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主要考查所任班级全体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况;三是评估班主任其他职责的履行情况,即评价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组建班集体、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实际水平。
做到评估手段的科学性。班主任工作的评估应坚持量与质相统一的原则,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应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克服评估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增大评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其次,应坚持经常性考查和阶段性总评相结合原则。第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是班主任本身对照评价项目进行自我检查,他人评价是由学校领导、家长、学生、其他教师和班主任等根据一定标准对某个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评价。
五、相关措施
从一年级开始,班主任就要对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建立《学生跟踪教育档案》(该教育档案要伴随学生成长)。班主任要掌控学生活动空间,密切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在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并充满乐趣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极大可能地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主动并热情洋溢地投身到校园生活中来,班主任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对学生出现异样情况(包括学习、身体、情绪等方面)要及时发现,立即作积极细致调查,了解产生异样的根源,绝不可常规臆断而使学生受到委屈。然后从实际出发,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消除阻碍学生成长的根源。学校争取电信部门的支持,在校园内安装适量的固定电话,以满足学生与家长联系的需要,并与家长沟通,不为学生购买手机,做到校园学生无手机;学生不使用电脑或不在无师长监护下使用电脑。其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禁止男女同学单独交往。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
责任编辑 邱 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