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不但受教师的影响,而且还受学生的制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一、创设宽松民主和蔼的课堂气氛
1. 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话,那么学生对教师就会心存敬畏,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把锁,还得先从教师做起。我平时是这样做的: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Never mind,That is all right!不责怪,更不能挖苦讽刺。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Will you 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 Try next time. I believe you can! 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要认识到课堂便是情感剧场,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2.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
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在课堂提问时我会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力争使全班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