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以讲故事创设情境教学,突出灵动的课堂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那么课堂教学将会比较沉闷,并且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打破课堂沉闷,讲故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入学习状态,体会其中的道理。例如我在讲到《防患于未然》这一章节时,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从前,有一片临近黄河岸边的村庄,那时农民为了防止水患,纷纷在田边筑起了长堤。有一天,有位老农及他儿子发现长堤中间有一个较大的蚂蚁窝。老农问儿子:长堤会不会受到这些蚂蚁窝的影响呢?老农的儿子不以为然地说:几只小小蚂蚁对那么坚固的长堤能造成什么影响?随即拉着老农走了。正巧当天晚上狂风暴雨,导致黄河水暴涨,河水从蚂蚁窝往外渗,继而喷射,最终长堤被冲垮,沿岸的大片田野和村庄都被淹没了。根据这个故事,我告诉同学们:“蚁穴虽小,但能溃掉千里之堤,即使蚁穴再小也得预防。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犯一些小错误,必须及时加以改正,否则可能会铸成大错,最终遗憾终生。”这种小故事大道理是很合适初一的学生的,我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新课讲解突破重难点,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突出灵动课堂的重难点。
责任编辑 潘孟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