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特殊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培养“食”的能力是他们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国内培智学校正由九年义务教育逐渐向两头延伸,即向前延伸到幼儿教育,向后延伸到职业教育。而在智障生的职业教育中,烹饪教学是重头戏。因此,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后三年(高年级),对智障生开展烹饪教学,实现从基础的职前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尤为重要。
近三年来,笔者对任教班级的15名高年级智障生开展烹饪教学,总结出高年级智障生烹饪教学的功能、内容和策略。
一、高年级智障生烹饪教学的功能
1.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
当前,培智教育的基本导向是促使智障生有品质地生活,而基本的生存能力是有品质生活的前提。智障生基本的生存能力包含衣、食、住、行等能力。因此,对高年级智障生进行烹饪教学,有助于他们掌握“食”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从而保障他们的生活品质。
2.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烹饪技能训练做好准备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近年来,智障生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对高年级智障生进行烹饪教学,有助于实现特殊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高年级智障生烹饪教学的内容
1.从学生的兴趣中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去年,本班拟开展一个单元主题,进行“我的休闲我做主———点心篇”主题规划时,我先对全班学生进行测验,询问他们:“如果大家要为自己准备点心,你最喜欢吃的点心是什么呢?”本班学生大部分是广州本地人,选择的基本是本地风味小吃,如鸡蛋糕、红豆糕、马蹄糕等。于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蒸糕”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中来
在本班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陆续收到家长们的反馈意见,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学生在家长外出时能独立解决一顿饭的问题;对于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家长甚至希望他们能为全家人准备一餐的饭菜。为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同时结合他们的实际能力,我以“鸡蛋的常见做法”为主题,由易到难依次确定了“煮鸡蛋”“蒸水蛋”“炒鸡蛋”“西红柿炒蛋”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完成简单的煮食事务。
三、高年级智障生烹饪教学的策略
1.分析教学内容,借助儿歌熟记步骤
任务分析法,也叫工作分析法,是对特定的、复杂的学习行为或技能进行分析、评定的一种方法,以帮助学生逐步、有效地掌握该行为或技能。对智障生进行烹饪技能教学,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析,依此确定哪项程序是教学起点,哪些程序是教学重难点。
如教学“西红柿炒蛋”这一技能,我用任务分析法把其划分为6项大程序、19项小程序,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