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多向优质发展,是特色办学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让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实现转型发展,是主管部门调我来这所学校担任校长的主要原因。2014年12月23日,我服从组织安排,从岭南师范学院附中调来本校接任校长。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原是湛江市直属的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改制为湛江市直属的普通高中学校,创办于1987年,2010年从赤坎区搬迁到麻章区福民西路83号现址,因创办得到湛江籍香港爱国巨商许爱周先生的大力资助,故有“爱周”二字冠入校名。
到任后,我做了一个多月的现场察看、随堂听课、座谈访谈、查阅资料等调查研究工作,发现学校整体搬迁虽然已经四年多,但是教育教学秩序和后勤人事管理不太正常,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有十个方面:(1)校舍比较新,但周围杂草丛生,种上的十几棵树营养不良;校园几乎没有文化设施,外观不像一所中学;学校没有政府认定的办学质量评估等级,属于薄弱学校。(2)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一讲到底,课堂上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睡倒一大片,教与学双方缺少互信、互动,学生自卑心理、弃学的现象严重。(3)网上百度不到本校任何资料,校园网页停挂,校园网络系统层级很低,没有正常使用,教育信息化几乎空白。(4)教师和各个处室职员的办公条件差,办公室和会议室没有空调设备,夏天热得要命。(5)食堂管理不善,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成批学生围绕着围墙外买饭盒成为一道刺眼风景,餐饮安全令人担忧。(6)周六日除了看见几个校卫和零零星星若干个学生,校园空空荡荡;男学生和女学生同住一栋楼,宿舍晚上十一点多仍然无法安静,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7)有学生1200多人,而教师编制只有68个,至少缺编30多个;教职工已经一年多没有领到奖励绩效工资,学校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发放方案,怨气不小。(8)学校欠发被解聘的21个临聘教师的工资共21多万元,拖了一年多仍然得不到解决,这些教师不断上访和投诉,甚至扬言要集体起诉学校。(9)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教代会还没有组建起来。(10)校园建设还没有完成。一期工程完工,但没有结算、验收;二期工程完工过半,但绿化工程、运动场没有开工建设;三期工程如体育馆、篮球场等还没有向政府申请立项和预算;学校拖欠工程队的工程款约1500多万元。上述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校园105亩,建筑面积56000多平方米,设计办学规模是4000多学生,但是在校学生仅仅1200多人,办学效益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不容易,需要时间和智慧。上述困难和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产生原因理清楚以后,我确定了“基于问题和目标,走多向发展之路”的转型发展策略和办法。首先分别找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情况,让有关部门及领导了解和理解学校的困难;给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或请示,提出克服困难的方案和途径,制订解决困难的方法等。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切入点,逐步使问题和困难得以解决,使学校顺利实现转型发展,从而发挥出应有的办学效益。
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才是依据。“理论一经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让全体师生员工理解学校目前的困难,知道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信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鼎力支持,也相信我作为校长的作用,我通过在师生员工会议发表讲话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发表讲话或者文稿,推进学校内部改革和发展。这些讲话或文稿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后勤、党建、群团等等各个方面的主张和实施策略,比如课堂教学实施“翻转课堂”融合“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德育改革实施“书以载道”文化育人研究,学生管理实施“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改革,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构建以制度管事、理事的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合力共促学校的未来发展。
在种种努力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编制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个事情。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