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西小学秉承“以生为本,和谐多元”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开展了以酿“校园书香”之韵味,造“百万富翁”之蜜园的系列悦读活动。
一、创设阅读环境,“熏”爱书之生
1. 让每一扇墙散发书香,创设快乐的阅读环境
上学期间,孩子们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多达8个小时,四周一扇扇墙成了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朋友。让每一扇墙散发书香,创设快乐的阅读环境,是学校重力打造的项目之一。学校对外墙,风雨操场的柱子,楼梯口、课室走廊、课室等墙壁,进行全面的规划。经过反复斟酌、打造,内容丰富、美观大方、跨越时空的墙上文化呈现在师生面前,囊括了四大发明、中华经典、名言警句、知识百科、科学实验操作、环保话题、学生作品展示栏等,此不仅美化了校园,更是创设了孩子们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便能与经典交流、与伟人对话,与同学产生思维的碰撞。墙上文化的书香有如春雨,滋养着孩子们心中快乐阅读的种子。
2. 让每一位老师捧书阅读,创设真诚的读书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阅读素养关系到大阅读推进程度,更是直接影响到校园的文化品味。为此,学校在鼓励大家个性阅读时,不定时向大家下发一些专业及畅销书籍,如: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迟子建的《雪窗帘》、罗银胜的《杨绛传》、老舍的《骆驼祥子》、吴晓波的《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曲黎敏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等十几本书籍。老师们在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中,真诚与书为友,真诚阅读,真诚分享阅读,真诚传递阅读感悟,真诚浇灌校园阅读之花。
3. 让每一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创设和谐的阅读环境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两行诗句印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的封面。相信读到的人都会有一种震撼,毫无疑问它在告诉我们一种利于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亲子阅读的理想环境。
学校三千多个学生,五六千个家长,家长素质高,如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推行阅读已成功一半。每次召开家长会,学校都会向家长们娓娓道出阅读对成就孩子的未来、对培养亲子的情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的重要性;借召开家委代表会议,邀请生本教育名师----骏景小学牛娃班班主任张眼芳老师,与大家交流大阅读如何让她的班级“牛”起来;邀请一10班家委代表介绍开展家庭小组阅读活动的经验;邀请家长观摩或参演学校开展的系列读书活动;鼓励家长随时记录阅读带给孩子变化的心得感受。创设家校和谐的阅读环境,推动阅读走向远方。
二、多渠获取书籍,“助”喜阅之生
渠道一:单元主题阅读资料库,让书目多样
结合单元整体教学,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建立单元主题阅读资料库。开学初年级集备时,级组老师根据单元课文内容,确定每单元的阅读主题。每学新的一单元内容之前,以科任老师、家长、学生推荐等方式,建立班级主题阅读资料库,然后与级组老师资源共享,最后科任老师对各班上传的资源包进行整合,最终成为本班孩子共同阅读的书目。
渠道二:图书跳蚤市场活动,让书籍获得新生
图书跳蚤市场活动是将自己已经看过、有价值、可读性强的书籍,采用适当的形式与同学进行交换的活动。每学期学校定期举办图书跳蚤市场活动。每次活动中,琳琅满目的书籍让孩子们置身于书的海洋里,当一本本书籍从熟悉的孩子手中跃出,跳到如获至宝的陌生孩子手中时,当孩子们如饥似渴捧着书本进入阅读世界时,书籍便如冬日的冰块迎来早春的阳光,化为股股清泉,焕发青春活力,浸润着孩子阅读的兴致。
渠道三:“互联网+同学借书”平台,让书籍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