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容易产生有创见。在线描画课程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作构思,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探索。一旦学生达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作画的心理状态,主题性的创作也就可以实现了,一幅幅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也就由此产生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第一,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科技手段,如图像、音乐、视频,通过生动的素材展示和教学演示直观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趣味性强,从而增强学生艺术感知能力。
第二,让学生多了解、接触美术、音乐大师的作品,让学生用心去领略大师们的风采,感悟大师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灵感。
第三,融合音乐、文学、影视作品。在美术、音乐的教学中插入适宜的音乐、文学、影视作品能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同时激发和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
5.改变评价方式
传统评价方式的最大弊端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评价。
第一,从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方面进行评价。如线描画课程,可以针对学生作业中的表现技巧、构图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分别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造型奖”等奖项,以鼓励学生。
第二,从学生作业态度方面进行评价。有的学生作业虽然没画完,线条却很讲究;构图虽然不是很饱满,但涂色的态度却很认真;画面内容虽然凌乱,却蕴含着丰富的想象……面对这些并不完美的作品,教师要尊重孩子,及时给孩子充分的肯定,维持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第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教师要避免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应多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用欣赏的态度评价孩子的作品,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让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以研促教,以美启智
为开展线描画的教学研究,学校成立了科研小组,对科研课题《线描画特色教学实践研究》进行实验与研究,探索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开展线描画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同时,学校线描画教研小组还在近年的美术教学实践基础上,自主研发、编写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会说话的线描》。该套教材以我校“雅美教育”为理念,深度结合美术和德育,每个单元围绕主题,以“知美、赏美、悟美、育美”为主线轴,让学生从观察认知到美术欣赏,从自主构思绘图到领悟升华,层层递进,更全面地体验美、感悟雅。该套教材配合新的教学模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接受艺术的熏陶,达到“以美启智”的教学目的。
2.建立专业培训制度
学校制定了《艺术教师培训制度》,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培训、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方式,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使之掌握有效的艺术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艺术教育水平。
3.完善艺术教学评价
学校制定了《美术、音乐老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导处根据各学科教研活动计划和推门听课的方式,深入艺术学科课堂听课,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情况、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课后及时进行评课和指导。教导处不定期抽查艺术学科教师的教案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树立艺术教育大课程观,提高艺术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学生能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态度,具有问题意识,能提出个人见解和有价值并付诸实践,大大提高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能感受和欣赏各种事物的美,提升了日常生活品质,并在艺术的美中发展特长,个性发展。
我校通过有效落实艺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做法是著有成效的,尤其是线描画美术特色课程,已逐渐体现其品牌课程效应,大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美誉度。【本文是广州市《阳光评价背景下提高小学生实践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