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被称为“新高考”的考试招生制度开始试行并推广。在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日渐升温,成为应对新高考的重要选项之一。在推行走班制教学的过程中,确立并制定走班制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高考的特色
与以往的高考招生制度相比,新高考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1.新高考增加了自主性和选择权
新高考实行“3十3”考试模式,即三项必考科目与三项选考科目相结合,选考科目实行“6选3”。英语科实行社会化考试和一年多考,选考科目则有多种组合,新高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新高考把选课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和学校,实现了从选课到选考的转变。此外,新高考允许各高校自主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条件,并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相应的录取要求。新高考使得学生、学校和高校都增加了选择权,自主性大为增强。
2.新高考兼顾了全面性与个性化
近年来,文理不分科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高校也在开办并设置通识类的院系或专业。培养通用型人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主流观点与共识。新高考顺应了这一趋势,取消了文理分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导向上突出了全面性。与此同时,新高考给予学生在选课和选考科目方面很大的自由权,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课程内容与考试科目,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新高考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也兼顾了个性化需求。
3.新高考突出了专业导向和职业发展
原有的高考制度在选拔录取时优先考虑学校的选择,催生了对高校招牌和名牌学校的过分重视。考生盲目追捧高校品牌和所谓的热门专业,对于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专业和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根本没有具体的概念和感受,造成自身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职业理想之间的脱节。在新高考制度下,高校各专业可自行确定选考科目,学生在应对高考和进行未来发展规划时,首先要从专业要求出发来选择课程和考